買碳權可以抵什麼?怎麼抵? 目前許多企業在其永續報告書中揭露其淨零減碳目標或是進行碳中和,事實上,大部分的企業很難靠自身的條件達到淨零排放,必須靠外部的減量成果來輔助達成。
舉例說,Alice註冊不同旅遊服務時,可分別使用 alice+agoda@gmail.com、alice+expedia@gmail.com、alice+kayak@gmail.com等,對方的來郵一律會到達alice@gmail.com。在日常語境中,「真錢」指的其實是「法定貨幣」,而大部分人的理解被體制困死,意識不到法定貨幣以外的各種可能性。
當他自稱金庸,相信沒有人會認為他在欺騙,只是在法律和行政體系中,他叫作查良鏞,僅此而已。「真名」也是一樣,一般人透過這個詞表達的意思,其實應該稱為「法定名字」,即一個人在其所屬司法管轄區的數據庫中的名字。我徹底反對這個論述,不是因為站在這位示威者的一邊,純粹是認為這個概念笨死了,跟「半夜敲門也不驚」一個級數。我們說「金庸」的「真名」是「查良鏞」,但金庸才是他為自己取的名字,最能代表這個人,關連著他的作品,承載著他的靈魂。如果有人在這種未來還沒來到,還有部分自由可以守護之際,不去珍惜並自願放棄,那是沒有人可以幫忙的。
曾經向一位資深政治評論員建議,在紅線處處的審查環境下改以暱稱寫作,對方表示自己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只會也只能以真名寫作。我從後台看到,有訂戶使用類似bob+reader@gmail.com的地址訂閱《區塊鏈社會學》,這是聰明的做法,方便預設指令處理週報類郵件,比如自動跳過inbox,加上must-read的tag(臭美),有空時才慢慢細讀。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一名男子喊出「真主至大」之後,向四周開槍掃射,造成2人死亡。布魯塞爾傳恐攻2瑞典公民喪生,槍手仍在逃曾自稱伊斯蘭國成員 比利時布魯塞爾16日晚間發生以瑞典公民為目標的恐怖攻擊,造成2名瑞典公民遭槍擊喪生。新聞來源 布魯塞爾市中心槍擊案2人喪命 嫌犯仍在逃(中央社) 布魯塞爾傳恐攻2瑞典公民喪生 槍手仍在逃曾自稱伊斯蘭國成員(中央社) 延伸閱讀 丹麥、瑞典接連發生焚燒《古蘭經》事件,是言論自由還是惡意侮辱? 瑞典、丹麥《古蘭經》損毀事件延燒,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等同對穆斯林發動「戰爭」 焚燒《古蘭經》事件掀波:瑞典譴責「恐伊斯蘭」行徑是挑釁,伊朗延遲派任駐瑞典大使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布魯塞爾市中心槍擊案2人喪命,嫌犯仍在逃 (中央社)比利時警方指出,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16日晚間發生槍擊案,造成2人死亡,目前嫌犯仍在逃。
負責恐怖主義犯罪案件的聯邦檢察官正在調查,這起槍擊案是否有任何可能的恐怖主義動機。原本在布魯塞爾進行瑞典對戰比利時的歐洲國家盃足球資格賽便因恐攻事件中斷。
槍擊事件發生之際,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之間的戰爭加劇了數個歐洲國家的緊張情勢,這使大家紛紛提高警覺。《法新社》報導,布魯塞爾檢方辦公室稍早指出,嫌犯仍在逃新聞來源 布魯塞爾市中心槍擊案2人喪命 嫌犯仍在逃(中央社) 布魯塞爾傳恐攻2瑞典公民喪生 槍手仍在逃曾自稱伊斯蘭國成員(中央社) 延伸閱讀 丹麥、瑞典接連發生焚燒《古蘭經》事件,是言論自由還是惡意侮辱? 瑞典、丹麥《古蘭經》損毀事件延燒,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等同對穆斯林發動「戰爭」 焚燒《古蘭經》事件掀波:瑞典譴責「恐伊斯蘭」行徑是挑釁,伊朗延遲派任駐瑞典大使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原本在布魯塞爾進行瑞典對戰比利時的歐洲國家盃足球資格賽便因恐攻事件中斷。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負責恐怖主義犯罪案件的聯邦檢察官正在調查,這起槍擊案是否有任何可能的恐怖主義動機。一名男子喊出「真主至大」之後,向四周開槍掃射,造成2人死亡。根據瑞典媒體報導,該名男子曾於16日晚間在臉書(Facebook)上傳一支短片,表示自己是伊斯蘭國(IS)成員,已為真主阿拉的宗教復仇,並宣稱殺害了3名瑞典人。
瑞典國內今年發生了多次褻瀆《古蘭經》事件,引起穆斯林社群不滿,瑞典駐伊拉克的使館也遭當地民眾包圍攻擊。布魯塞爾傳恐攻2瑞典公民喪生,槍手仍在逃曾自稱伊斯蘭國成員 比利時布魯塞爾16日晚間發生以瑞典公民為目標的恐怖攻擊,造成2名瑞典公民遭槍擊喪生。
《美聯社》報導,比利時媒體播放的事發現場影片,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在車站附近使用大型武器開火,有媒體提到2名死者是瑞典人。槍擊事件發生之際,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之間的戰爭加劇了數個歐洲國家的緊張情勢,這使大家紛紛提高警覺。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法新社》報導,布魯塞爾檢方辦公室稍早指出,嫌犯仍在逃。瑞典電視台(SVT)報導,瑞典球員主動要求停止比賽,並獲得比利時隊的支持,雖然比利時警方為了球迷的安全並不希望球賽中斷,但瑞典對比利時的球賽目前已暫停,警方要求所有瑞典球迷先留在球場。布魯塞爾市中心槍擊案2人喪命,嫌犯仍在逃 (中央社)比利時警方指出,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16日晚間發生槍擊案,造成2人死亡,目前嫌犯仍在逃法國智庫策略研究基金會(FRS)研究員博達安(Antoine Bondaz)說,中國在意的是自身利益,對北京來說,最重要的是中美關係及中國如何能削弱美國實力與形象。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今年3月,中國以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宣揚在中東政壇的影響力。報導說,華府藉此展現美國是以色列與關鍵阿拉伯國家不可或缺的夥伴,相關行動獲跨黨派支持,稍微沖淡近年日益強烈的孤立主義情緒。
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卻拿以色列圍困加薩,和家鄉聖彼得堡在二戰時曾遭圍城的處境相比,言下之意,以色列無異於納粹分子。根據烏克蘭說法,去年俄軍包圍馬里烏波爾(Mariupol)多月期間殺害上萬平民。
澳洲智庫伯斯美國亞洲中心(Perth USAsia Centre)執行長佛雷克(Gordon Flake)說,中國在中東地區把市場准入與投資當成主要籌碼,掌握經濟實力,但在當地還沒有硬實力,因此沒有人向中國尋求問題解決之道。多名觀察家認為,中國正為未來可能因台灣與美國衝突預做準備,華府再度分心處理中東問題,北京將因此得利。
以巴衝突愈久,俄羅斯就愈能加強對抗西方世界的論述,在對烏作戰的戰術與戰略上取勝。中國的目標是成為開發中國家的替代選擇,將塑造和平形象,並試圖把美國描繪為不穩定因子。美官員示警:伊朗是個麻煩但大家都忽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以巴衝突再起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奔走中東多國,美軍為加強嚇阻而將2個航空母艦打擊群派往地中海東部。
前芬蘭總理史塔布(Alexander Stubb)說,這是世界秩序重新洗牌的一部分,「美國一留下權力真空,其他人必然會填補空缺」。北京在新疆地區壓迫維吾爾族人時屢屢以反恐為名,卻在形容哈瑪斯襲擊時刻意避用「恐怖主義」詞語,令以色列大失所望。
新聞來源 《華爾街日報》:以巴衝突使美國分心 中俄坐收漁利(中央社) 延伸閱讀 哈瑪斯突擊以色列,背後隱含中、俄、伊「三國軸心」準備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伊朗警告將在以色列攻加薩前「先發制人」,歐盟本週開設人道援助空中走廊 布林肯重返以色列,尋求對抗哈瑪斯聯合陣線。普亭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曾關係熱絡,如今劃清界限,反映俄羅斯欲將自身定位為反抗西方「新殖民主義」的先鋒。
美歐在俄烏戰爭未平之際分散資源,中俄則與巴勒斯坦為伍,坐收漁翁之利。(中央社)《華爾街日報》報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組織哈瑪斯之戰可能蔓延區域,也影響國際權力平衡。
以色列隨後猛烈轟炸哈瑪斯控制的加薩走廊,至少27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軍地面攻擊箭在弦上,加薩人道危機加劇。如今區域戰爭風險升高,美國以穿梭外交與軍事部署防止衝突擴大,中國則保持低姿態。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報導寫道,中東重燃戰火的長期效應難料,首先取決於以色列能否達成殲滅哈瑪斯(Hamas)的目標。
報導指出,中國、俄羅斯及伊朗長期欲破壞有美國當靠山的國際體系,如今美國因中東戰火而分心,這些國家正把握機會,各有盤算。另一關鍵問題在於,以色列在區域內的外交關係及其西方支持者的國際地位,能否挺過加薩走廊(Gaza Strip)平民傷亡增加、在人口稠密地區發動巷戰的重大考驗。
中國也難得站在巴勒斯坦這方,與以色列的友好關係瀕臨瓦解。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說,任何把焦點從烏克蘭移走的衝突都有利於俄羅斯
法國智庫策略研究基金會(FRS)研究員博達安(Antoine Bondaz)說,中國在意的是自身利益,對北京來說,最重要的是中美關係及中國如何能削弱美國實力與形象。以色列隨後猛烈轟炸哈瑪斯控制的加薩走廊,至少27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軍地面攻擊箭在弦上,加薩人道危機加劇。